发布者:点睛教育 发布日期:2018-07-20 12:49:05点击次数:
曾经是儿女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求学生活,当他们扎下根后,不少老年人为照顾幼小,同样也随之来到了新城市,过上了新生活。老来换环境,生活有些不适应;育子理念上,两代人未必能合拍;医保在老家,异地不便看医生……如何让带娃老人安度晚年、减少烦恼?(7月17日《人民日报》)
在一个迁移成为常态的时代里,一个特殊群体被贴上了“随迁老人”“带娃老人”“老漂族”等标签。在我们的身边,有不少“带娃老人”;笔者的母亲也是其中之一,为了照顾孙子和儿子儿媳,她脱离了原有的熟悉的社会网络,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。“脱嵌容易入嵌难”,促进“带娃老人”的城市融入,首先要读懂他们的爱与痛。
由于受教育水平、生活经历、生活方式与文化品位的差异,再加上年龄差距导致的代沟,“带娃老人”难免会和年轻人产生摩擦与纠纷。许多老人的价值认知,很容易受到经验和周围熟人的影响;对他们的“老做法”和经验之谈,一些年轻人并不认同。不论是在饮食上,还是作息规律,抑或育儿观念上,“带娃老人”与子女们有着不同的“意义之网”,导致他们之间不时发生观念上的冲突。
对于“带娃老人”而言,他们不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劳累,还要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。笔者的母亲在老家并不爱看电视,来武汉帮忙带孩子之后,空闲时间却很喜欢看电视,为何?在武汉,母亲没有其他的亲戚、朋友,也没有邻居可以串门,精神孤独的她,只好通过看电视来排解内心的苦闷。
在育儿观念上,母亲的“经验派”和妻子的“教科书派”不时会发生较量,各有胜负。伴随着社会变迁,“经验派”的做法有一些已经不合时宜,却很难改变“带娃老人”的成见,毕竟,“当年儿子也是这么带大的”。在和子女社会互动的过程中,“带娃老人”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情绪问题甚至心理问题。
“带娃老人”尽管和子女生活在同一个社区,却有很强的“外地人”的漂泊感,缺乏归属感与身份认同。与大城市干燥、冷漠的人际关系相比,来自“小地方”的“带娃老人”更留恋那种和睦、友善的邻里关系。和其他老人一样,“带娃老人”也有“老有所乐”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,这种需求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地方就消失。
以血缘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,驱动着“带娃老人”来到子女身边,帮助他们分担压力。只有读懂他们的爱与痛,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“带娃老人”的城市融入。不论是子女加强与老人们的互动交流,还是促进医保异地报销落地,抑或让“带娃老人”融入社区、老有所乐,避免让“带娃老人”沦为边缘群体,需要更多的“制度补血”与人文关怀。
摘自《中国青年网》 2018年7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