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>遴选 >

【时评】对“假调研”需要“真问责”

发布者:点睛教育 发布日期:2017-11-29 16:19:58点击次数:

对“假调研”需要“真问责”

/江文   来源:红网

真调研,决不能假手于人。1947年刘伯承率部挺进大别山,前边淮河挡住去路,后面追兵即将赶到,搭架浮桥又来不及,去查看的参谋回来报告“大水滔滔,难以过河”。刘伯承当即批评他:“应该看水深、流速、河底情况等,‘大水滔滔’是什么概念?”他带了一名警卫员,找了一个小筏子下了河,手拿一根竹竿亲自试水深,又看见一位饲养员从上游拉牲口过了岸,当即判断可以过河,成功甩开了敌人。(1127日 中国新闻网)

近日,媒体发文称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“假调研”,他们在调查研究时,只是按规定的路线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,看精心准备的样板,听照本宣科的汇报,搞“盆景式”调查、“花架子”研究,连现场交流都要念稿子,最终的报告也懒得自己动手。概而言之,就是调研的自主性太差。丧失主动权的“被调研”“假调研”,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,还损害了领导机关、领导干部的形象。笔者认为,对这些工作作风不实,搞“假调研”的党员干部,各级党组织要认真问责。

在几年前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各地曾经对党员干部走基层的“假调研”进行了认真的反思,认为领导干部在调研时,要防止“被调研”,防止事先打好招呼,视察层层陪同,路线被规划,对象被圈定的“被调研”。这类调研,光鲜亮丽的“门面”和“窗口”走的多,隐蔽的“后院”和有灰尘的“角落”去的少;看到的往往是下级精心准备的“亮点”、认真包装的“景点”;调研对象常常背台词,听到的尽是一些形势大好的“标准答案”;也要防止“假调研”,防止一些党员干部把到基层调研视为换一个环境,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行为,这样的调研对工作是没有多大帮助的。

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“假调研”行为,各级党组织既要在思想上进行教育帮助,要通过理论学习,让党员领导干部明白调研的重要性,明白调研是带着问题、带着疑问到基层去寻找答案的,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俯下身子,既身入群众,又心入群众,才可能听到群众的心里话,这样的调查研究才对路线方针的制订有帮助。也要对屡教不改,明知故犯搞“假调研”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,让他们为其华而不实的作风付出代价,这样才能教育干部,让他们改进作风,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调查研究。

干部“假调研”,暴露出来的是作风大问题,各级党组织对干部的这些行为,就应该从严问责,倒逼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地搞好调查研究,做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。
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上一条:【社会调查】假装在基层!镀金干部“混基层”现象调查

下一条:【试题精粹】某省国土资源部门遴选公务员试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