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者:点睛教育 发布日期:2016-03-15 16:34:21点击次数:
柯仲甲
“工匠精神”“达尔文死海”“大众旅游时代”“脑计划”……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,还是代表委员发言,今年两会上出现的一系列“新词”,提出了新思考,打开了新视野,既有意思,更有意义。
这些新词,不一定是首创。相反,很多是有一定的实践基础,有操作性且值得推广的。借由两会这个平台,一些“成熟的新词”进入国家政策,成为政策导向;另一些不那么成熟的,则会在讨论中凝聚智慧、不断完善。从这个角度看,两会新词中,既有“我们这样做了”的总结,也有“我们做得不够好”的分析,更有“未来我们会这样做”的决心。对历史的思考、对现实的把握、对未来的期待,积聚在这一个个新词上,让它们有着相当高的含金量。
语言是时代的风向标。这些新词,呈现中国崭新的发展图景。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“中国号”航船一日千里,两岸的风景肯定也是日新月异。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海外仓”助推电子商务走出去,“光网城市”打造数字生活升级版;代表委员的发言中,“量子互联网”瞄准信息技术最前沿,“‘一带一路’健康命运共同体”让“健康外交”跨越大陆大洋…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就能看到更远的远方——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,我们已然能在这些新词中,看到中国未来的“地平线”。
之所以会产生新词,并非生造概念,而是因为旧的思路、旧的方式“边际效应”减少,需要找到新领域,发现新蓝海。“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平台”激发蕴藏于社会的伟力,“‘人地钱’挂钩”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,“智慧经济体”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……一个新词,就是一个发展的“新风口”,呈现未来蓝图的同时揭示着力的方向。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”,很多新词颇具前瞻性、预判性,应该能推动转型升级,引领各个产业更长远的发展。
这些新词虽然领域不同、内涵各异,但仔细体察,其中也有着共同的“理论底色”,那就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。“工匠精神”,呼唤创新发展驱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质造”升级、“中国品牌”向“中国名牌”转型;走出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的“达尔文死海”,期待研究机构、市场和政府多方协调发展;“舌尖上的海外中餐馆”彰显开放活力,让中国美味唤醒五湖四海的味蕾……两会上的生动表达,正是新发展理念的逐步落细落实,也是发展指挥棒发挥效力的最好例证。
体会这些崭新、凝练的表达,也为让新词进入更多人视野的代表委员点赞。对新现象的总结、对新事物的思索,折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、责任的增强——若没有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学笃用,若没有俯身聆听大地的脉动,若没有抬头观察世界的大势,又岂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中国转型升级节点上的热点、难点和爆发点?一个个追问现实议题的新词,将锐意创新的勇气、敢为人先的锐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,融入到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创新激情之中。
两会是一个凝聚共识、确定步调的平台。倘若止步于理念、停留在概念,那么这些生动的表达,就难以与现实对接,真正推动改革发展。我们期待两会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,涌现出更多新词,更期盼这些新词能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促成中国经济新的生长。
《人民日报》(2016年3月14日5版)